不管是以前 Windows PC 時代,還是現在的智慧型手機,每隔一陣
子都得執行所謂的 「一鍵式優化軟體」,主要功能不外乎移除常駐
在系統內用不太到的軟體、清空記憶體、關閉程式、讓系統的資源
耗損降低。說穿了,工具的目的,只是把電腦因為長期使用而拖累
系統的因素排除,達到基本的優化作用。
乍聽之下,系統優化跟設計之間的交集好像不多。但就我經驗而言,
優化的過程卻是我常拿來為設計注入新靈感的一種設計手法:
優化設計是一種開放性的思維模式,不假設任何立場去想像一種理
想的設計境界,然後再返回當下的現實需求中,來尋求最佳解決方
案,講白一點,就是有點像「欲練神功,必先揮刀自宮」的味道….
(好啦!我承認 這樣說是有點嚴重了些……)。
再往外推一點,我們的腦袋不也如此,用久了就會有一些stereotype
一直占用某個位置,久了你的思考模式自然就會受影響。
我很喜歡風格迥異的設計案輪著做,譬如 現代跟鄉村、簡約跟古典,
不一樣的案場 總會讓自己有種設計思緒有重新歸零的感覺。甚至在不
同的設計風格中加入不同的元素,讓她們在的空間裡產生新的撞擊….
或許有人認為這樣的設計不夠純正,但在我看來,這並非屬於異想天
開的空想,而是重新為設計注入新意的一種方式。
好啦,看到這,記得留點時間也幫你的腦袋 做一下優化吧!別讓上班
的環境把你的思維定型了。